建设投资是什么_如何精准估算_重大项目落地指南
0 2025-06-27
去年乌镇健康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扎心数据:超60%的OTC使用者缺乏科学用药知识,比如把维生素C泡腾片当糖吃导致腹泻,把蒙脱石散和益生菌同时服用降低药效。更麻烦的是,传统科普要么太专业(比如《中国药典》术语堆砌),要么太“标题党”(“吃这个抗癌!”),普通人根本没法用。
最近上线的OTC科普AI平台,我个人认为算是个突破。它用三种“接地气”的方式重构知识:
这种操作有多香?举个真实案例:某县城药店用AI生成的《三高用药指南》小卡片,放在货架旁,一个月后顾客复购率涨了30%——说明用户不是不想学,而是讨厌“上课式”学习。
对药企来说,这波AI科普潮可能是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。举个例子:
华润三九把999感冒灵的说明书,用AI改写成“故事体”长图文,讲一个上班族如何48小时击退流感。结果社交平台转发量暴涨,官网搜索量跟着涨了45%。
你看,当科普不再依附于产品广告,反而成了建立信任的“钩子”。这比砸钱投广告划算多了——毕竟用户查知识时,防备心最低。
如果你想试试这个平台,我的经验是:
(小声说:现在新注册企业送50次免费AI生成额度,抓紧薅羊毛!)
业内专家张文虎提过一个观点:“科普的本质是降低决策成本”。当AI能结合个人健康数据(比如可穿戴设备记录睡眠质量),它甚至可以提醒:“你最近吃褪黑素超量了,试试冥想吧?”——这种服务黏性,远高于单纯卖药。
技术永远在变,但用户对“听得懂的知识”的需求不会变。OTC科普AI平台如果真能坚持“不说教、不恐吓、不套路”,或许能成为健康行业的“基础设施”。毕竟,谁不想买个药还顺带学点靠谱知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