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养家庭能赚多少钱?他们的收入来源又是什么?
0 2025-07-18
上周聚餐时,朋友突然吐槽:“花三万块上了个领导力课,笔记记满一本,团队效率还是老样子!” 这话让我瞬间想起两年前自己踩的坑——直到接触LMI的EPP课程,我才明白:领导力培训不是听讲座,而是改习惯的“外科手术”。
为什么95%的学员说EPP像“换脑”?
官方教材看着平平无奇(SMART原则谁不懂啊?),但它的魔力藏在沉浸式训练设计里。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:
每周2小时工作坊+每日15分钟作业:像健身教练逼你举铁,把“目标分解”知识硬生生练成肌肉记忆;
三方监督机制:我的教练Vivian会拉着直属上司开沟通会,把“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”写成白纸黑字的协议——这下想偷懒都没退路。
最扎心的环节是期中复盘。当我自信满满汇报“已坚持每天给员工写鼓励便签”,教练突然反问:“便签内容全是‘效率有进步’,这和KPI考核有什么区别?” 那一刻我才懂:所谓领导力瓶颈,其实是行为惯性裹着新概念的外衣。
中小企业主最该薅的羊毛
EPP课程贵在结果导向机制,但很多人没用好这两项隐藏福利:
免费课前诊断:
别急着签合同!先让教练做1v1访谈(我当初聊了2小时),逼对方说清“你的团队卡点到底在哪”。见过制造业老板被诊断出“高管会议70%时间在扯皮”,直接省了半年试错成本。
GPS目标追踪表:
把虚的“提升凝聚力”拆解成“每月组织1次跨部门吐槽会”——这张表后期能当绩效考核工具用,相当于白嫖一套管理体系。
值不值?关键看三组数据
结业时我们班做了匿名调研,这三组对比最有说服力:
▶ 时间分配:高管们从“救火占60%”变成“规划占60%”,平均每天省出1.5小时;
▶ 决策速度:新产品上市流程从3个月压缩到6周(因为部门扯皮会少了80%);
▶ 员工留存率:制造业那家学员公司,半年内主管离职率从41%降到12%。
当然也有坑——别指望它治“急病”!如果团队正在裁员危机中,先找心理咨询比领导力培训管用。但你想让公司从“能赚钱”进化到“值钱”,EPP这套组合拳确实能打通任督二脉。
说真的,市面上太多课是“老师爽了,学员懵了”。EPP的反套路在于:它用流水线般的严谨流程,逼出你骨子里的领导潜能。下次选课前,建议你先找个LMI毕业生喝杯咖啡——他们眼里的光,比销售话术真实多了。